• 您好,欢迎访问本站!
  • 登录
  • 注册
  • 业界
  • 云计算和大数据
  • 消费和应用
  • 基础架构
计算杂谈
  • 计算
  • 杂谈

基础架构

首页 - 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 - 计算 - 基础架构 - 正文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云中子云中子 基础架构, 计算 2022年3月21日
1.37W 0 0

202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,可以看到较为突出的关键词有:“减碳”“治理”“改造”“推进”及“节能”等等,重点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工作,并落实行动方案。

在关于数据中心发展方面,则多次使用了“约束、加强”之词,如:进一步约束数据中心的水资源利用率和循环措施;提升PUE+WUE效率,加强中水使用;加强数据中心废水、废油、烟气排放管理。

并且,随着能源、金属等价格的上涨,数据中心的投资与运维成本将继续上升,企业应进一步通过新技术来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。

数据中心节能,AMD已在路上

我们再来看看数据中心,在一排排星罗密布的机架中,能耗最高的当属CPU和GPU,它们一直都被誉为多核心、超高频率的“组合体”,动辄几百瓦的功耗需要大量制冷设备为其辅助散热,因此老旧数据中心的PUE值一直难以降下。

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,CPU的效率也越来越高,凭借核心数量及性能的优势AMD提出了“单路打双路”及“一台打多台”的新思路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很多企业级应用场景中,AMD确实做到了!

时至今日,AMD EPYC经历了三代的更新,性能方面已经“修炼”得炉火纯青,那么在2022年它将给企业级用户带来什么呢?

没错!就是3D V-Cache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正如之前互联网上的各种预测那样,AMD这次真的将3D V-Cache引入了EPYC处理器上,并让单颗处理器L3缓存容量破天荒地提升至768MB,或双路平台L3缓存则首度破“GB”大关,达到了1.5GB。

这,就是传说中的米兰-X!

米兰-X问世,破纪录的L3容量

2022年3月21日,AMD正式推出搭载AMD 3D V-Cache技术的第三代AMD EPYC(霄龙)处理器,其内部代号为米兰-X。它可以看作是第三代EPYC的增强版,在保持功耗不变的同时,在诸多企业级应用场景下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3D V-Cache的首度亮相是在Computex 2021上,是通过3D形式堆叠更多芯片模组,进而构建出更大容量的3D垂直缓存(3D Vertical Cache)。近日AMD公布了第一款采用 AMD 3D V-Cache技术的锐龙处理器——锐龙7 5800X3D 处理器,就是通过3D V-Cache技术在顶部3D封装额外的新缓存,将三级缓存扩容到96MB,凭借这项行业领先的技术,5800X3D 的游戏性能可提升15%。

正如前文所述,在面向企业级的EPYC(霄龙)处理器中,AMD推出了拥有3D V-Cache技术的米兰-X处理器,并提供 16核7373X、24核7473X、32核7573X及64核7773X,共计4款可供选择。

64核128线程的旗舰型号7773X处理器,基础频率为2.2GHz,加速频率可达3.5GHz,TDP功耗280W。与米兰相比,米兰-X总L3缓存容量提升至768MB,相当于前者的3倍。

打破系统瓶颈的768MB缓存

我们来看看3D V-Cache缓存的分布情况。谈到AMD的Zen架构处理器,相信大家对CCD一定不会陌生,其为Core Chiplet Die的缩写,可以看作是多颗核心组成的处理器单元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图:Zen3架构下的CCD单元(米兰)

一般情况下CCD核心单元包含CCX(CPU Complex,可看作是纯计算单元)及Infinity Fabric,每个CCX整合了8个Zen内核,每个核心都有独立的L1与L2缓存,L3缓存则为共享形式。因此,以Zen3架构EPYC 7003处理器为例,一组CCD核心单元就具备8核16线程,以及可共享的32MB的L3缓存。8套CCD核心单元组成具备64颗核心、128线程合计256MB的L3缓存。

CCD核心与I/O之间采用Infinity Fabric总线连接,它在扩展性、延迟和能效方面都表现出色,具备512-bit总线位宽。相比上一代罗马,EPYC 7003的每颗核心均可访问CCD单元中32MB的L3缓存,这在很多企业级应用中能够明显提升计算性能。

对处理器而言,L3缓存容量的大小极为重要。如果简单地将存储分层的话,可以看到站在性能制高点的是L1和L2缓存,但由于频率极高,受限于晶体管数量及良品率控制,所以容量不能做的很大。而再下一级就是L3缓存和内存,相比之下内存依然是“CPU之外”的存储,其位宽、频率及延迟等性能要远远逊于CPU缓存,所以这里就会出现一个超高速率的处理器+小容量缓存与大容量内存之间形成的性能“断层”。

如何很好地弥补这一“断层”?需要L3缓存来实现。L3缓存依然位于CPU内部,因此性能强劲,且容量能够做得相对大一些,就像是高速度的“存储池”,L3缓存向上承接超高速的L1及L2,向下则与更大容量但速度较慢的内存进行数据交换。因此L3缓存是拓宽系统数据交换瓶颈的重要“交通枢纽”。

多年来,AMD也是潜心致力于扩大L3缓存容量,用以提升整体性能。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,3D V-Cache得以实现,AMD 米兰-X此次提升的就是CCD单元中L3缓存容量,从之前的32MB飙升至96MB,组成了共计768MB的超大容量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另外值得关注的是,AMD推出的这四款米兰-X处理器无论核心数量多少,均配备了768MB的L3缓存,因此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。

米兰-X性能最高提升66%

如此规模庞大的L3缓存可以说是史无前例,那么它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呢?

此次AMD也对米兰-X进行了全面测试,其中包括计算流体动力学(CFD)、有限元分析(FEA)、电子设计自动化(EDA)以及结构分析,这四大领域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EDA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,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软件,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功能设计、综合、验证、物理设计,包括布局、布线、版图、设计规则检查等流程的设计方式。

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,EDA被誉为半导体设计、制造方面的基石,也是工业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包括AMD、高通、三星等厂商在芯片设计方面也都离不开EDA。在各种复杂设计的模拟方面,性能强劲的服务器可以让工作效率实现大幅提升,并可直接缩短设计周期。

在EDA测试中,拥有3D V-Cache的第三代AMD EPYC 7373X对比EPYC 73F3,结果显示能够为Synopsys VCS这样的EDA RTL模拟提供高达66%的性能提升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此外,在FEA、CFD等分析及仿真程序测试中,米兰-X也表现出了更强大的性能,并且能够帮助企业级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内解决更多问题。

AMD继续扩大朋友圈,软硬合作伙伴同发力

近年来,EPYC的成功让AMD朋友圈逐渐丰富了起来,几乎所有的硬件厂商都已经成为了AMD的合作伙伴,也帮助其在企业级市场屡屡攻城略地。

此次米兰-X的发布,AMD又将生态进一步扩充,软件方面支持了包括Altair、Ansys、Cadence、Dassault Systèmes、Siemens以及Synopsys等生态伙伴,让EPYC能够享受更多软件优化,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拥有3D V-Cache的AMD 米兰-X处理器也给云计算注入了全新的活力。据了解,基于米兰-X的Microsoft Azure HBv3虚拟机将于近期正式上线,相比前代HBv3系列虚拟机,能够在关键HPC 工作负载中的性能提升高达 80%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服务器方面,此次包括Atos、Cisco、Dell、HPE、Lenovo、QCT以及Supermicro在内的众多OEM合作伙伴都已经为Milan-X做好了准备,近期用户就可以享用3D V-Cache了。

缓存容量破纪录!AMD 米兰-X将性能再提升66%

一直以来,AMD EPYC都凭借更多的核心及更高地性能在企业级市场中大放异彩,很多用户都用更少数量EPYC服务器替代了原有平台,在降低功耗与采购成本的同时又减少了能耗,兼顾了节能与高性能。全面迎合了我国数据中心未来发展方向。

在“Zen 4”推出之前,AMD发布米兰-X,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产品阵营,以更高的性能迎接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。而在绝对性能方面,米兰-X又再次刷新了多项纪录,给企业级用户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
赞(0)
赏
分享

本文由 计算杂谈 作者:云中子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关键词:AMD
云中子

云中子

文章:1432

Google Cloud与VMware扩大全球合作,助力企业云转型
AMD的5nm Zen4处理器已出货:x86首次升级96核192线程

相关文章

  • AMD更新两颗7nm EPYC处理器:32核比Intel至强性能高111%

    AMD更新两颗7nm EPYC处理器:32核比Intel至强性能高111%

    基础架构, 计算 2020年2月21日 2
  • 机器学习风靡中国区,AWS创新技术加速应用落地

    机器学习风靡中国区,AWS创新技术加速应用落地

    云计算和大数据, 计算 2020年8月5日 0
  • 全新Precision工作站搭载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,释放强悍性能

    全新Precision工作站搭载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,释放强悍性能

    基础架构, 计算 2022年6月16日 7
LensNews

热评文章

  • 1华为新台式机细节曝光:搭载24核心鲲鹏920 3211K
  • 2艾融软件助力工行“融e联” 全面提升用户体验
  • 3瑞数信息荣登2020年安全牛全景图两大板块
  • 4华为发声:英雄自古多磨难 被打成筛子“烂飞机”照样飞
  • 5Intel展示12VO电源标准:10PIN设计 待机功耗降低27%

最赞的文章

  • 1两大国家级基金增资中芯国际 160亿砸向国产14nm工艺
  • 214nm工艺量产 中芯国际重奖高管1.7亿元股权
  • 3苹果发布A14 Bionic处理器:全球首发5nm工艺、118亿晶体管怪兽
  • 4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提出保障信创安全的两个路径
  • 5官方晒《暗黑4》细节:游戏技能树强大、风格更黑暗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

标签聚合

亚马逊216 奇安信172 戴尔149 AMD84 PTC68 云计算67 VMware65 服务器55 处理器49 Intel46 华为43 存储41 AWS41 NVIDIA38 浪潮31 安全28

计算杂谈,与您分享来自科技的乐趣。

京ICP备19042330号-1
繁

扫描二维码即刻联系我们

计算杂谈与你分享来自科技的乐趣!

微信二维码微信二维码

关注 计算杂谈 微信公众号

计算杂谈微信公众号

按文章类型进行搜索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觉得文章有用请给作者打赏!

支付宝收款二维码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收款二维码微信扫一扫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请给作者打赏!

支付宝收款二维码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收款二维码微信扫一扫打赏